![]() |
异域网络恭贺徐州盛斯达徐工吊车配件销售部网站改版成功!!(07-16)
|
|
|
![]() |
“行业已由持续近十年的高速增长期转入中低速增长期。”在日前举行的2012年全国机械(行情专区)工业经济形势报告会上,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蔡惟慈如是总结到:“中速增长未必不好,中速而更有质量的增长比高速、但却失之粗放的增长更有价值。展望2013年,(要)加快行业转型升级。”
“究竟如何转型升级?”参加本次会议的一位协会专家表示:“行业内部的调整还是要从行业内的企业身上找灵感。作为今年在半年报与三季报中披露的唯一一家实现营收与盈利持续双增长的中国工程机械制造企业,中联重科取得这样的成绩,显然有其必然的因素在里面。”
而据中联重科品牌管理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中联重科在2012年能实现“逆市增长”,总结来说主要依靠“变”与“不变”两大因素。
“道不变”:稳健增长、创新与变革、国际化
“所谓"不变",其实就是坚持"道"不变。”上述负责人说道:“无论从横向的全球范围来看,还是从纵向的企业发展历史来看。那些能够实现永续经营的企业,无一不具有自己的坚守与个性,你也可以称之为企业的"道",或者化为形而下的东西来说,就是一段时期内企业的战略。”
“对于中联重科来说,稳健增长、创新与变革以及推动国际化进程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一定时期内也一定会是集团坚持的战略核心。”
“首先,就稳健增长来说,其实就是通过对于行业发展前景的准确预测、国内产能以及需求增长之间平衡的合理预期,来保持集团自己的发展节奏。这就如同在高速路上开车:既不会因为空旷无人就超速驾驶,也不会因为车流增大就猛踩刹车。”该品牌负责人说:“要实现稳健增长就要控制两大方面的投入,一是坚持"轻资产"投入,二是人力资源投入的"节奏化"。”
据今年三季报显示,中联重科固定资产61.65亿,占总资产的7.09%;三一重工固定资产176.13亿,占总资产26.41%;而徐工机械65.57亿,占总资产15.71%。
“三一与徐工的固定资产占总资产比例分别是中联的3.72倍和2.22倍。同时,与中联重科规模相近的三一重工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三费总和上也远大于中联重科。”一位国内投资机构的分析师如是分析道。
而在人力资源投入方面,中联重科在今年行业企业普遍控制甚至缩编的情况下,也呈现出“逆市增长”的现象。
在近日“中国经济前瞻论坛”上,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中联重科员工总数到目前为止增加了七千人。面对记者关于为何中联重科“逆潮流而动”,增招员工时,詹董表示,中联重科“有自己的发展节奏,增招员工是出于企业发展的需求”。
“而创新与变革对于中联重科来说,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从一家科研院所的院办企业发展全球排名第六的跨国工程机械集团,中联重科依靠的就是"产业科技化"与"科技产业化"。”上述负责人介绍说。
“最后是国际化。在近日詹董在参加"中国经济前瞻论坛"后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就指出"企业群体局限于国内市场竞争,行业性产能过剩就成了一个跳不出的魔咒,企业需要拓展发展空间"。因此,早在2008年中联重科就已经通过收购CIFA正式开启了国际化的进程。”
据了解,2012年中联重科在国际化方面又有新的动作:通过加大全球采购、海外人才招聘、全球融资以及印度建厂等措施,进一步落实了企业的国际化战略。
“术宜变”:“五化”举措落实三大战略
“2012年中联重科在坚守三大战略的同时,也对于具体落地执行的战术进行了调整与推进,以期配合全年企业的发展、宏观经济与行业发展的现状,从而使中联重科的三大战略实现"与时俱进"。”中联重科负责人解释道。
“总结来说,几年公司主要通过"五化"举措从各个方面来推进战略的执行:以"精益化"改进生产流程、以"信息化"改造企业管理与生产平台、以"本土化"推进全球产业布局与人力资源管理、以"标准化"巩固中联重科在技术研发上的优势地位以及以"多样化"来增强全球融资渠道。”
据有关资料显示,在精益化生产方面,中联重科目前进度的推进主要集中在年初精益化生产二期项目以及7月末顺利通过验收的计量管理系统上。前者主要在混凝土机械公司开展,而后者则涉及到总部、混凝土机械、路面机械等8个分公司、20个二级机构和88个三级机构。
除此之外,4月份汉寿制造部精益生产项目已正式启动;6月份中联重科还邀请日本精益生产专家内田恒男进行了系列主题培训。
“通过二期项目的开展,目前精益化生产已经基本覆盖混凝土机械公司的全部生产线。相信通过该项目的开展,整个分公司在成本库存控制以及效率提升上都会产生质的飞跃。”混凝土分公司有关项目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近日,由全球战略经济发展委员会 GSEDC 、世界城市世界企业研究会 WWRA 、世界品牌组织 WBO 、中国着名品牌发展研究会 CFBRA 和投资促进机构美中经贸投资总商会 USCGC 等机构联合推选的“年度影响世界的中国力量品牌500强”排行榜在北京向世界公布。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徐工集团、三一集团、中联重科、柳工集团、龙工、潍柴控股集团、玉柴机器集团、太原重型机械集团等多家工程机械整机及发动机企业榜上有名。
全球战略经济发展委员会主席、美中经贸投资总商会会长、世界着名品牌大会主席周茳钐钧表示,“影响世界的中国力量品牌500强”的推选,旨在“提升中国力量品牌500强全球知名度和美誉度,提高全球销售力和品牌影响力,实施品牌国际化战略规划,走向世界并影响世界”,在新时期被赋予“爱国”、“改革”、“创新”和“实力”等内涵,从“销售收入、税收总额、市场占有率、运营效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改革创新、银行信用等级、从业人数、社会责任、国际化、信息化、综合社会贡献和企业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等16个指标,对港、澳、台、大陆四地3000多家行业领军企业进行品牌综合评价和多轮筛选,最后由国际专家委员会审核遴选出50类500个品牌企业,作为彰显中国力量的杰出品牌代表。
入选企业将有机会获得邀请,在北京、香港、澳门等地举行专场颁奖盛典和重点合作项目发布、企业资源推介等活动,为企业改革创新,走向世界,推动全球战略合作共谋大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苏公网安备 320303020001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