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经3年的曲折“恋爱”后,凯雷“迎娶”徐工机械的计划今天正式宣布告吹。徐工科技今天宣布,由于2005年10月签署的相关协议已经过了有效期,当初的入股协议已经失效。
徐工科技称,昨日接到实际控制人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徐工集团”)书面通知,徐工集团、凯雷徐工机械实业有限公司、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下称“徐工机械”)签署的《股权买卖及股本认购协议》等一系列合资入股合同有效期已过。徐工集团与徐工机械也不准备与凯雷方面再次商谈合资事项。
徐工与凯雷之恋开始于2005年10月。2005年10月26日,徐工科技发布公告,凯雷将投入最多3.75亿美元(约30亿元人民币)获得徐工机械85%的股权。徐工集团将保留15%的股权。徐工机械这一国内最大的工程机械企业出售给外资机构,顿时引发社会各界对国内经济安全的思索。此后,凯雷方面顺应大势,主动修改了入股方案。2006年10月公布的新方案中,凯雷持股徐工机械的比例下降到50%,在徐工机械的10人董事会中,徐工集团和凯雷方面将各派5人。到了2007年3月,凯雷和徐工方面第三次修改了入股方案,凯雷进一步降低了入股比例。根据此次修改后的方案,徐工集团将保留徐工机械55%的股权,凯雷获得剩余的45%股权。董事会架构也相应地作了调整,总人数调减为9人,徐工集团将派出5名董事,并获得董事长委任资格。
在经历三次修改后,凯雷入股徐工机械的方案仍然没有获得商务部的批复。历经3年仍劳而无功,如今双方都无心“再续前缘”了。
事实上,徐工科技今年6月13日开始启动的一项重组行为已经在“暗示”徐工不再坐等凯雷入股了。据徐工科技7月18日公布的重组方案,徐工机械将启动整体上市,徐工机械旗下的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徐州工程机械集团进出口有限公司、徐州徐工专用车辆公司、徐工液压件公司、徐工随车起重机公司、徐工特种工程机械公司等企业的股权及徐工机械试验研究中心相关资产和徐工机械拥有的相关注册商标所有权等都将置换进入徐工科技这一上市公司“壳”内。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